体感振动音响技术对于脑瘫康复理疗的作用
添加时间:2019-10-07 10:08:07
来源:bencaoyinyue.com
添加时间:2019-10-07 10:08:07
概述:
从产前到产后发育,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 它主要是由于分娩困难,出生后没有呼吸以及长时间的脑缺氧引起的胎儿窒息或颅内出血引起的。 少数是由于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引起的,有些是后天性黄疸,脑炎,脑膜炎等的后遗症。如果脑瘫患儿没有智力障碍,则在治疗和进行功能锻炼后可以改善轻度痰液。 如果智力严重受损,身体就会很差,而痰多的人往往容易患肺炎,消化不良和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 脑瘫表现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发育障碍,并伴有诸如视觉,语言,视听,进食和癫痫等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了肢体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性瘫痪分为四种类型:痉挛型(55%)、运动障碍型(25%)、共济失调型(5%)及混合型。小儿脑瘫国际上患病率为2~3‰。
脑瘫的一般治疗方法:
脑瘫治疗是国际医学界的主要问题。脑性瘫痪可分为“脑后遗症”和“瘫痪”后遗症。经常看到的是缺乏肌肉运动所表示的“瘫痪”。 “瘫痪”的后遗症是脑病后遗症的反映。肌肉痉挛的哪一部分是控制肌肉部分的脑组织坏死。如果控制大脑组织的坏死性智力,则表现为智力低下,愚蠢或抽搐。因此,脑瘫的治疗需要脑部治疗和治疗两者的结合。
首先,治疗“大脑”。脑瘫的病因是由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引起的中枢性痰液,在损害脑细胞后不可逆转。但是,就正常人而言,实际上只有8%至10%的脑细胞参与工作,其余的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有意义的是在大脑的快速发育过程中启动和建立细胞的补偿功能,并开发利用大脑的潜在能力。在胚胎的第18周,脑细胞的发育已达到140亿,几乎接近成年水平,随后是细胞生长和相互连接(突触形成)。出生后4个月,神经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它基本在4年内完成。这个阶段称为脑细胞分化(即分工)和完善阶段,其可塑性最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递。大脑中有两种类型的信息途径,一种是主要途径较容易发展,另一种是次要途径较曲折,但是当第一种途径受阻(大脑损伤)时,第二条途径变得容易。因此,在这一阶段,如果可以积极地对颅神经进行血液循环和化痰康复治疗,并给神经生长因子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就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在四年之内,所以在劳动分工尚未完成时,更容易激活补偿功能。一旦形成了固定形式,就很难更改。
其次是“瘫痪”的康复治疗。瘫痪的主要原因是由控制运动的大脑功能障碍引起的异常运动姿势。脑瘫的运动障碍主要是肌张力障碍。例如,痰性脑瘫表现为屈肌挛缩和伸肌无力,而手和脚的脑瘫的特征是病理性张力反射。因为是后遗症,所以通常不依靠药物或手术,主要是通过锻炼-主动活动和被动按摩。功能训练通常使用生物力学方法进行,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并克服病理反射。脑瘫的康复越早,效果越好,这是因为3-4岁的肢体运动功能相对较轻,并且更容易矫正。
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先容
传统的音乐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埃及就有了音乐疗法的纪录,在坐骨神経痛患者的患部上放置管乐器演奏,直接对患部进行音乐的“振动”,以缓解疼痛。我国的《黄帝内经》也有“五音疗疾”的记载。现代医学界利用音乐进行减低人的压力和焦虑、增强免疫系统地反应以及降低血压与心跳速率的治疗。日本在晚期医疗、外科、歯科临床上也使用体感音响装置来缓解患者疼痛等。
音乐疗法的原理也有通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但遗憾的是,正常的听觉范围内的声压级在30分贝左右,这个声压级别的声波的物理作用是很弱的,对于人的生理影响很微弱。只有在声压级高达100分贝的迪厅内,人才能开始感觉到声波引起的体感振动。在迪厅里震耳欲聋的声响气氛中,人们可以感觉到空气的质感,身体被音乐振撼,如醉如痴。其实,如果使用频响宽、声压级高的音乐播放器材,在扬声器附近的声压级达到100分贝左右的话,人都会感觉到很舒服。这就是因为音乐声波引起体感振动的效果所致。不过,人的耳朵长时间处在90分贝以上的声场中会受到损害,所以在空气中利用提高声压级来感受体感振动是不可取的。而采用“骨骼传导理论”则就迎刃而解了。
国际上最新的的科研成果——体感振动音响技术,是将乐曲中16~150Hz的低频部分电信号分拣出来,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通过换能器转换成物理振动,做用于人体传导感知的。因为16~150Hz的低频部分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不但给人以极其强烈的临场感,还能够给人以心理和生理带来愉悦的快感和陶醉感,迅速地使人达到最佳的精神放松效果。
将体感振动音乐技术(Vibration Music)应用于医学临床就称之为“体感振动音乐疗法(Vibroacoustic Therapy)”,体感振动音乐疗法是一种涉及音乐、声学、物理、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艺术疗法。体感振动音乐是当今世界上最前卫的“令人愉快的自然康复疗法”,尤其在脑性瘫痪康复理疗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著名的挪威教育家和治疗家Olav Skille教授长期担任残障儿学校校长,从事脑瘫儿童的康复医疗方面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他利用体感振动音乐床垫进行脑瘫患儿康复理疗,患儿不但表情明显表现出愉悦感、肌肉痉挛很大程度地缓解放松。因此他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体感振动音乐疗法”的概念。其后,欧美日各国相继开展了利用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对于脑损伤所导致的重度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肌肉紧张痉挛、减轻疼痛、改善脑功能等。
体感振动音乐的频响范围在16~150Hz之间,这种伴随着音乐旋律变化而变化(1/f理论)的微妙细腻的体感振动幅度在数百微米到数千微米之间。这种物理作用对于改变脑组织供血状态,增加对受损脑组织的血液供给,对脑组织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改善脑细胞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促进脑细胞再生、使受损的脑细胞逐渐被新生的脑细胞取代有很好的作用。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将脑瘫患儿置于体感振动音乐床上,在音乐振动的刺激下,患儿很快就感觉到身心的愉悦感,肢体逐渐从痉挛紧张状态缓解放松,在此基础上,再施以人工肢体活动干预,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没有药物副作用、患儿感觉舒适愉快、护理者劳动强度降低、每日可以多次治疗等优点。
从物理学角度讲,人体本身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脑波的波动等。当人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此外,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提升创造力、思考力,使头脑灵活的方法。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大家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对创造力、信息吸取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促进效果。可使脑瘫患儿神经兴奋性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兴奋性减低,从而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产品图片:
据说我国的脑瘫患病率为1.86~0.59‰,0~6岁的脑瘫患者有60万之众(按照0-12岁脑瘫患儿统计的话,高达200万),并且以4.6万/年的速度递增。由于这种病不是一过性的,而是永久性的,因此对患儿、家庭、社会的危害是重大的。
我国在脑瘫康复理疗方面,不但掌握和利用了西医的治疗方法,还广泛地开展了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方面的治疗和研究。但是,体感振动音乐疗法还没有被认识和展开。北京新体感电子技术有限企业已经将这一技术完整地引进了中国,希翼医务工编辑、患儿家长能够对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应用和研究引起重视。挪威的Olav Skille教授近年来多次到新加坡、印度讲学,他更希翼能够早日访问中国。
本草音乐 | 3.21睡眠工程
第九感体感音乐
中国音疗
景观松基地
水纹灯
天津保洁企业加盟收费
上海瑜伽馆
联系方式 :
地 址: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好百年家居702室
邮政编码:510800
电 话:0755-25115581
传 真:400-608-0148
手机:13570880178
邮 箱:tigan2008@163.com
投诉邮 箱:tigan2008@163.com